PPI連續46個月下滑,大宗商品現80年未有之慘狀【有機玻璃亞克力制品】
PPI連續46個月下滑,大宗商品現80年未有之慘狀【有機玻璃亞克力制品】
傳國辦設金融監管協調機構
彭博消息稱,不愿具名知情人士表示,國務院辦公廳新設立了秘書局,以協調金融和經濟監管機構工作。農行副行長李振江或將離職,擔任新秘書局副局長,并主持工作。(新浪財經)
|點評| 國務院辦公廳加強金融和經濟監管機構的協調工作,這當然是很有必要的;如果“三會合并”難以成為現實,或者一時無法達成,借助國辦的角色來進行過渡和統籌,不失為一個辦法。但這樣一來,也等于矛盾上交,職能部門就會把大事決斷提交給國辦,等領導拍板。這樣一來,又可能導致出現決策問題。
A股暴跌逾5%再現千股跌停
11日,滬深兩市跳空低開,滬指快速失守3100點,尾盤跌幅擴大,收盤滬指報3016.70點,跌幅5.33%;深成指報跌6.21%;創業板指報跌幅6.32%。兩市合計成交6642.10億元。滬深兩市超過1200只個股跌停。(綜合財經網)【有機玻璃亞克力制品】
|點評| 不熔而斷,這是骨折啊。還有人說,這是為了確認一下熔斷是不是真的取消了。正兒八經的說,周一股市大跌,一個原因是消息面沒什么利好支撐,外圍市場表現也很差;另一個是大股東減持“留后門”的傳言,此外還有恐慌性出逃的成分。經過上周的過激性反應,應有不少杠桿資金和基金產品出現硬性平倉需求。
至于為什么不見國家隊蹤影,道理簡單:或許這樣才能證明上周暴跌不全是熔斷機制的責任。但愿這種解讀是錯的,否則真令人齒冷。
外管局和官媒紛紛表態人民幣風波
開年首周人民幣貶值加速,在岸離岸匯差不斷擴大。外管局在9-10日召開的2016年外匯管理工作會議上表示,我國外匯儲備較為充裕,金融體系總體穩健。新華社評論稱,絕大部分家庭沒有必要將人民幣兌換成美元,人民幣匯率并不具備大幅下跌的空間。(國家外匯管理局網站)
|點評| 有人到現在還在后悔,如果上次反著讀那篇“4000點是牛市起點”的《人民日報》文章,也許還有機會逃頂。所以新華社這么一說,有人立馬想到是不是該買點美元什么的。不過這時候往往已經落后于市場動作了,為什么外匯儲備驟降、加速流出,背景就是人民幣兌美元貶值的趨勢使然。
離岸人民幣反彈創4個月最大漲幅
11日,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大幅走高,漲幅擴大至0.9%,16:00時報6.6235,創下9月10日來最大漲幅;在岸人民幣兌美元16:30收盤價報6.5814,已連續第二天上漲。(東方財富網)【有機玻璃亞克力制品】
|點評| 市場分析,央行最近幾日疑似在離岸市場積極干預。這種可能性完全存在。不干預跌得既快又慘,干預了無非是減緩跌速,但兩相權衡,最終還是只能該出手就出手。今年股市、匯市兩條戰線的壓力都不會輕,可說是考驗金融部門應對能力的時候到了。
中國PPI連續46個月下滑
9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2015年12月份CPI同比上漲1.6%,PPI同比下降5.9%。從2015年全年看,CPI同比上漲1.4%,創下2010年來的最小漲幅;PPI同比下降5.2%,連續46個月呈負增長。(國家統計局網站)
|點評| 雖然CPI漲幅那么小,專家并不認為已經進入通縮,而稱之為低通脹水平,換言之就是在經濟衰退的邊緣地帶。但PPI(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則已面臨嚴峻通縮局面。這很大程度上是拜石油和大宗商品價格低迷所賜,而且這將拖累整個經濟。2016年果真會是艱難的一年。
大宗商品現80年未有慘象
11日消息,過去10年大宗商品的年化收益為-5.1%,這是大宗商品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10年的年化收益首次出現負值。據美銀美林,目前大宗商品暴跌是自30年代美國大蕭條以來最糟糕的一次。(華爾街見聞)
|點評| 不懂這意味著什么的人,也可以從曲線變化看出其不同尋常。上周四,國際銅價七年來首次跌破2美元,彭博全球礦業指數跌至2004年以來最低水平,具有大宗商品風向標之稱的波羅的海干散貨指數(BDI)下跌4.7%,又是創了最低記錄。連空氣里都飄蕩著不安的氣息。
全球糧價創7年最快下跌速度
1月10日消息,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數據,2015年全球糧食價格連續第四年下跌,且同比跌幅擴大至17.1%,創下7年最大跌幅。(華爾街見聞)
|點評| 覆巢之下,豈有完卵?大宗商品價格慘不忍睹,糧價自是難以幸免。是不是進入通縮不講,這架勢也足以令人膽戰心驚。問題還在于,目前國內的糧食價格明顯高于國際市場,這雖說是保護機制在發揮作用,但與市場的背離很可能帶來危機。
傳上海叫停互聯網金融平臺注冊
消息稱,上海近期已暫停了互聯網金融等金融類公司的注冊登記。上海市工商局表示,并未出臺相關硬性規定,但不排除各區縣政府或行業主管部門根據各自情況,推出防控機制,以防范風險。據悉,深圳、寧波等地明確暫停新增互聯網金融企業注冊登記。(綜合《解放日報》)【有機玻璃亞克力制品】
|點評| 從上海相關部門的回應,并不排除包括暫時叫停的措施。隨著對各地網貸平臺進行清理整頓,暫停相關業務注冊登記或非空穴來風。但這應不是互聯網金融監管的長久之計。加緊出臺監管細則,明確游戲規則,才是根本做法。
中國化工鯨吞“德國制造”名企
11日,中國化工集團公司宣布,以9.25億歐元收購德國橡塑化機巨頭克勞斯瑪菲集團,這是迄今中國在德國最大的投資。中國化工董事長任建新表示將通過此次并購加快產品組合和業務整合,率先實現“中國制造2025”目標。(綜合澎湃新聞)
|點評| 克勞斯瑪菲創立于1838年,為全球領先的塑料和橡膠加工機械設備制造商。直接通過收購海外資產大舉擴張,是中國制造“走出國門”的另一種方式。國內央企財大氣粗,在收購戰中更有優勢,也善于完成國家的“資本意志”。只不過,其管理水平和效率,應另作別論。
特斯拉或兩年內實現“可召喚”
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10日表示,在兩年內可以實現橫穿國家“召喚”特斯拉汽車的功能。用戶可以將手機和汽車連接,特拉斯可通過用戶定位來“接”用戶,這一功能是跨區域的,汽車能自行充電。(TechWeb)
|點評| 科技進步之快,讓人腦洞大開。許多原本停留于科幻小說上的場景,如今已能在現實中上演。穿過一座城市去接你,在不遠的未來將變成可能。但要小心,那意味著車上要裝載更多攝像頭和雷達。別以為沒人知道你在干什么,攝像頭會展示一切細節。